育品种、强链条、促增收!高要蹚出新“稻”路
秋风送爽,丰收在望。新路肇庆高要禄步镇白土二村的稻万亩示范片里,水稻管护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育品植保无人机轻盈地腾空而起,种强沿着稻田轨迹匀速巡航,链条1500亩连片的促增禾苗青翠碧绿,整体长势十分喜人。收高
这样的蹚出景象,正是高要丝苗米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瞄准全产业链发展目标,高要通过科学规划、延链强链、龙头培育,推动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7年,全区大米综合产值有望超越25亿元。

活道大米产业园种植示范基地。

科学规划布局
产业根基日益稳固
丝苗米播种面积稳定在49.8万亩以上,年总产量达到21.9万吨,一产产值突破7.2亿元;水稻平均单产高达441公斤,超越全市平均水平……
高要丝苗米的底气,来自科学的产业规划。其独特的“一园一片八基地”产业带布局,绘就了高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蓝图。
活道大米产业园作为“一园”,汇聚了生产、加工、研学等多重功能,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禄步白土二村水稻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作为“一片”,通过规模化种植展现着示范引领效应。而分布在清湖村、思可村等地的8个千亩示范方基地,则共同构筑起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点面结合、层次分明的产业网络。
在产业链协同上,高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从育苗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育苗环节集中于白土、新桥、大湾、乐城四镇,保障优质秧苗稳定供应;种植端覆盖活道、禄步、乐城等七个镇街,扩大优质稻种植规模;初加工环节集聚于活道镇,依托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加工效率。

活道大米产业园运用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标准化的绿色种植模式。
与此同时,高要区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区已完成省级复耕复种面积8577.02亩,实现100%完成率;部级图斑连片复耕复种3025亩,进度达90.33%,不断筑牢粮食稳产的根基。

三产深度融合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如今,高要丝苗米在产业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了三产的深度融合,不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种植方面,通过研发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高要在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下,大力推广19香、广8优金占等优质品种,持续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为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加工方面,高要现已形成31家初加工企业和3家深加工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粮食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形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系。目前,高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7%,位居肇庆首位、广东省前列。
与此同时,在活道镇禾地咀2000亩水稻核心区,“科研+生产+研学”的多业态融合模式正在形成,彩稻观景台、产业展示馆、农耕文化长廊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高要丝苗米产品。
龙头带动增收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高要丝苗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活道大米产业园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保障了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又让农户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全区已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各环节协同发力,共同促进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5.2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带动能力和综合效益。

省级龙头企业家欢米厂。
展望未来,高要丝苗米产业规划清晰、目标明确。围绕现有产业带布局,将继续完善“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农旅研学”产业链,重点推进水稻单产提升示范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品种研发推广、品牌价值提升、农旅深度融合以及农事服务配套完善等举措,预计到2025年,全区大米综合产值将突破17亿元,2027年有望超越25亿元。
撰文:陈诺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时尚)
-
掌上梅州讯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受台风“米娜”影响,9月18日08时至20日08时,我市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地区大雨到暴雨。“米娜”于昨天夜间在广东惠州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目前其风力进一步减弱,已
...[详细]
-
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乌克兰危机提问。郭嘉昆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我们愿根据当事方
...[详细]
-
新学期伊始,孩子们告别假期重返充实的校园生活,身心健康同样不能忽视。专家表示,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又一大疾病,患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什么是脊柱侧弯?会带来哪些严
...[详细]
-
日前,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消息,引发岛内外关注。9月2日,洪秀柱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此行旨在传承历史真相
...[详细]
-
锚定“百亿级”,肇庆高要五大特色产业“链”就新“丰”味_南方+_南方plus神符山下,5.2万吨经肉桂滋养的罗氏沼虾硕大肥美,带动养殖户年均收入超20万元;品质优良的高桂鹅是烹饪烧鹅的上乘原料,占据了
...[详细]
-
9月2日,微信安卓平台迎来了8.0.63内测版更新。该版本微信新增支持聊天发送LivePhoto实况照片,并适配了小米、OPPO、vivo、荣耀等品牌机型。用户在发送图片时,可打开单个照片上的实况开关
...[详细]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
...[详细]
-
国家助学贷款按申请地点分类,可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两类。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是指学生在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办理的信用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2025年
...[详细]
-
广东食材风靡中国乡宴_南方+_南方plus炊烟袅袅,香气飘飘。在广袤的中国乡村,一场热闹非凡的乡宴,不仅意味着味蕾的狂欢,更是乡土文化的生动载体。乡厨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本地食材的深刻理解,将一方水土
...[详细]
-
暑运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同比增16.7% “双城通勤族”占比三成
记者从深圳火车站获悉,7月1日至8月31日,深圳铁路共发送旅客1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多发送旅客99.4万人次,增幅5.5%,创历年暑运旅客发送量新高。其中,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
...[详细]

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广州市番禺区“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
创暑运客流新高!汕头站2025年暑运迎送旅客224.9万
创单月历史新高!珠海机场暑假期间旅客吞吐量245.7万人次
广东名医、著名儿科专家龚建华在深圳病逝,享年61岁
“薯”光耀南粤!广东甘薯有种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