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赋能出品牌!驻翁源县龙仙镇工作队用林下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立秋后,正是致富伞食用菌快速生长的时节。在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的全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竹荪等食用菌正破土而出,出品撑起承载着当地村民的牌驻增收希望。
这片生机盎然的基地,是由省林业局、省农科院、翁源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银行翁源县支行组成的驻龙仙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以科技为笔、产业为纸写下的乡村振兴答卷。
入驻一年多来,工作队从破解林地效益低的困境,到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为龙仙镇食用菌产业全程“牵线、搭台、赋能”,让该镇的林下经济从“零散种植”走向“规模发展”,从“初级卖鲜”迈向“品牌增值”。
9月19日—23日,2025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下称“活动”)将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届时,驻韶关翁源龙仙镇工作队将亮相推介。“这次我们参展的内容以龙仙镇林下作物为主,希望能得到湾区市民们的青睐。”工作队队员、省农科院派驻龙仙镇中心村第一书记丁晓敏说。

锚定林下经济,引进“金种子”
初到位于翁源县东部的龙仙镇,工作队便带着“找痛点、谋出路”的目标深入中心村调研。他们发现,地处翁源腹地的龙仙镇中心村虽有湿润气候、连片竹林的天然优势,却长期困于“三低一突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林地经济效益低、综合产值低、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的矛盾突出。
“村民有种菇传统,镇里、村里也迫切想发展特色产业,关键是缺‘好品种’和‘硬技术’。”工作队迅速达成共识——要让闲置竹林“活”起来,食用菌产业是最佳突破口。

工作队队员在龙仙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外合影。
为此,工作队主动牵线搭桥,促成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团队下沉一线“把脉开方”。团队先测土、析气候、研市场,最终为中心村选定了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竹荪与草菇。“这两种菌菇不仅能适应翁源的自然条件,还能把竹林剩余物变废为宝,当成栽培原料,既环保又省成本。”工作队介绍。
为实现全年种植,工作队还提前规划,协调团队下半年引进红托竹荪新品种——这种菌菇适合秋冬种植,与4-5月种植、8-9月采收的普通竹荪形成季节互补。红托竹荪个体结实、适合鲜食、经济价值也更高,为当地村民增收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
一颗“科技金种子”,为中心村林下食用菌产业埋下了“高品质、强竞争力”的伏笔。

破解连作难题,菌菇“四季采”
“以前种竹荪,一年只能收一季,同一块地再种就减产,想扩大规模根本不敢。”基地负责人杨席民指出了传统林下种植的“卡脖子”难题——季节限制严、连作障碍突出。这也是工作队推动产业升级必须跨过的坎。
为破解这一困境,工作队推动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带头人刘明博士扎根基地,与杨席民边种边研。经过反复试验,团队终于找到突破口:通过改良栽培基质配方、精准调控林下湿度,待竹荪采摘后,只需更换培养基,就能在同一块林地继续种植。
这一技术不仅突破竹荪轮作障碍,还延长了出菇期,实现“多季采收”,更通过生态调控让林地资源循环利用。目前,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落地,效益立显。如今,龙仙镇中心村30多亩竹荪进入采收季,日均产能达400斤(折干货40斤),按每斤干货250元计算,日产值高达1万元。“病害少了,轮作后每亩产值还涨了30%以上!”杨席民信心满满,“有工作队和专家撑着,明年肯定要扩大种植规模。”

产业兴,为龙仙镇带来发展活力。

品牌赋能全链,产业“强起来”
“光种得好还不够,得让产业链‘连起来、强起来’,村民才能真正得实惠。”在工作队看来,产业振兴需要全链升级。驻镇一年多来,工作队围绕“品种—栽培—加工—销售”各环节,精准“补链、强链、延链”。
入驻以来,工作队积极争取帮扶资金近90万元,推动建设集菌包制作、冷链储藏、加工烘干、产品展销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服务中心”。如今,竹荪不出村就能烘干,解决了鲜菇保存期短的难题,改变了过去只能卖鲜菇赚辛苦钱的局面,让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绿色明珠”翁源县龙仙镇。
为让中心村的菌菇“有名有姓”,工作队还指导合资企业注册“仙邑珍”商标,设计专属包装,还建设文化展厅,讲好“林下菌菇”故事。“下一步,我们还要依托专家团队制定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用科技‘背书’,让产品从‘提篮叫卖’变成‘品牌营销’。”丁晓敏说。
在工作队的规划中,中心村的菌菇产业还要“向前伸、向后延”:完善产业服务中心的现代化菌包生产线,实现“集中制种、分散出菇、统一销售”;打造“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规划食用菌主题研学路线,让竹林产生多重收益。
如今,中心村的菌菇不仅种得出、产得多,还卖得好、附加值高。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工作队也充满期待。丁晓敏表示,希望借由活动展示平台,进一步链接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同时链接大湾区商超、社区渠道,推动三华李、九仙桃、竹荪等产品进入湾区市场,为当地实施“百千万工程”蹚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兴村的新路径。
撰文:梁煜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休闲)
-
瓜王争霸!广东种业驱动冬瓜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_南方+_南方plus冬瓜夏熟抱瓮饮,绿树团阴把钓归。盛夏时节,一碗清凉解暑的冬瓜汤正是餐桌佳选。作为全国第二大瓜类蔬菜,冬瓜年产量持续攀升,产业版图从
...[详细]
-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46号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4年6月17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
...[详细]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在法国巴黎参加“志愿联盟”线上会议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重点讨论对俄罗斯追加强力制裁和保护乌领空方案等事宜,一些欧洲领导人加入通话。泽连斯基说,他与特
...[详细]
-
1941年2月初,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正停泊在上海黄浦江口。甲板上,一位身材肥胖、身着海军大将制服的日本将领,正目光阴鸷地凝视前方。在他身后,“出云号”203毫米口径的舰炮,虎视眈眈地瞄准着上海。
...[详细]
-
掌上梅州讯 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影响,23至24日,我市南部丰顺、五华、兴宁南部、梅县南部和大埔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累积雨量80-120毫米,局部250-300毫
...[详细]
-
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晚,普京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普京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的成果积极,所有参与方通过的文件都面向未来。他特别点赞中方
...[详细]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在法国巴黎参加“志愿联盟”线上会议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重点讨论对俄罗斯追加强力制裁和保护乌领空方案等事宜,一些欧洲领导人加入通话。泽连斯基说,他与特
...[详细]
-
9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记者梳理发现,广东多个高校团队入选。据了解,教育部于今年6月26日发
...[详细]
-
掌上梅州讯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
...[详细]
-
外卖员在台风天下班时受伤,获赔134万港元!9月3日,香港法院公布了一桩判案。5年前,48岁南亚裔摩托车骑手、Foodpanda以下统称熊猫饭)外卖员在8号风球生效时工作,遭遇交通事故,导致背部、右膝
...[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以合作赋能梅州铜箔产业发展
实弹射击,禁止驶入!珠海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
最新研究:中国自1850年以来年均冰雹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
十五运会足球项目(男子16岁以下组)今日开赛
“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未来两天,梅州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