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绿色答卷水电两大清洁能源“双引擎”协同发力——
黔西南:清洁能源交出亮眼“绿色答卷”
2025年上半年,黔西我州能源领域交出亮眼“绿色答卷”:水电与新能源发电量双双突破增长瓶颈,南清其中:1至6月,源交眼新能源发电量达25.8亿千瓦时,出亮同比增长5.24%,绿色答卷水电同比增长19.62%,黔西两大清洁能源“双引擎”协同发力,南清为全州能源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源交眼成为绿色转型的出亮生动实践。

生态资源变现:从绿水青山到“电”力十足

我州坐拥北盘江、绿色答卷南盘江流域丰富水资源与高原优质风光资源,黔西上半年通过科学调度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动能。南清在丰水期加持下,源交眼光照电站发电量同比激增58.45%,出亮天生桥一级电站同比增长30.74%,两大水电站如同绿色能源“巨轮”,带动全州水电发电量同比攀升至76.4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19.62%。

与此同时,新能源版图持续扩张。风电、光伏项目密集并网,推动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600万千瓦大关,占全州总装机容量的34.96%,跃居全州第二位。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568.54万千瓦(含分布式光伏22.11万千瓦),风电装机60.65万千瓦,垃圾发电与储能电站协同补位,形成“风光互补、储用结合”的多元新能源矩阵,为全州能源供给装上“绿色安全阀”。
关键期显担当:火电检修期的“绿色替补队”
6月,全州多台火电机组进入集中检修期,发电量同比减少,能源供应面临阶段性考验。关键时刻,水电与新能源挺身而出,组成“绿色替补队”实现协同补位。当月水电凭借丰水期优势全力发电,新能源保持稳定输出,展现出强劲的能源结构韧性。
这种“水火互济”的调度智慧,源于多年来全州对能源结构的前瞻性布局。目前,全州电力装机1810万千瓦,形成火电占比27.46%、水电占比37.14%、新能源占比34.96%的均衡格局。当传统能源暂时“歇脚”时,清洁能源迅速顶上,既保障了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的用电稳定,更彰显了“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的系统优势。
项目加速落地:新能源增长极后劲十足
走进兴义白龙山风电场建设现场,巨型风机叶片正陆续吊装,这座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运的新能源项目,将与另外两个风电项目共同为全州新增可观发电能力。上半年,全州新能源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兴仁市屯脚坪寨风电场、普安县楼下金竹坪风光火储一体化农业光伏等15个项目成功并网,新增电力装机85万千瓦,1至6月新能源领域完成投资51.04亿元,为后续增长夯实基础。
按照规划,全年将新开工新能源项目10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100万千瓦以上。随着项目陆续投产,新能源年发电量有望再上新台阶,助力我州向“西南清洁能源基地”目标稳步迈进。
双碳路径清晰:从能源输出到模式输出
清洁能源的强势增长,背后是我州对“双碳”战略的深度践行。通过构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全州不仅实现能源输出,更在探索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模式。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34.96%、水电与新能源协同保供机制和“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经验……一系列实践正形成“黔西南方案”,为同类地区能源转型提供参考。
从北盘江畔的水电站到高原上的光伏矩阵,从转动的风机叶片到智慧调度的储能电站,我州正以清洁能源的持续突破,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下半年,随着更多新能源项目投产与水电调度优化,这片土地将继续向“双碳”目标冲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陈安彤 李娜娜
2025年广东农村乡土专家认定火热进行中!
2025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季落下帷幕 累计开展490余场活动
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即将上映,9月5日太空见
充电宝等10类产品将“一码溯源”!覆盖拼多多、抖音等平台
浦北陈皮香飘东博会!老挝、越南等东盟客商现场交流洽谈
粤港两地牌小车多关通行,指定时段可走免加签口岸!指引公布
桃李面包“没饱尝过生活毒打”广告语被批说教!客服称正下架
南沙综合保税区4年连获全国A类 跨境电商进出口值连续6年全国居首
践行ESG理念 谋求可持续发展 恒安国际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
阅兵式上有“错字”?真相来了!
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文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外交部:同意加入《纽约宣言》符合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今日,梅州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护苗成长,守护青春!284名民警走进校园开讲“开学第一课”
青茂海关查获一起利用跨境客车藏匿走私旧手机进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