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农户收入翻一番!高要这个特色产业很“高桂”
在肇庆高要,“东方香料”肉桂正被“玩”出新花样——
采食肉桂长大的番高 “高桂虾”,虾青素含量比普通虾类高出2至3倍,个特肉质紧实又爽口;“高桂河粉”“高桂米粉”“高桂酸菜鱼” 等特色食品,色产将肉桂的高桂辛香巧妙融入日常饮食;肉桂香囊、肉桂枕头、户收肉桂版画等文创产品,入翻更让独特香气走进生活场景。番高
作为全国最大的个特肉桂种植区,高要近年来通过推广规范化、色产规模化、高桂标准化种植,户收构建全产业链,入翻推动“小叶子”形成富民兴村的“大产业”。据统计,高要肉桂种植面积70.05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2.5亿元,带动3万多农户实现“靠山富山” 。

高标准引领
“东方树皮”风靡全球市场
高标准推进,做优最靓名片。
从种苗开始,高要就与广东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高要肉桂优良品种培育筛选工作,并计划在乐城建成标准化育苗基地;同时依托省级南药产业园,创立了“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购及加工”的“五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带动全区肉桂种植走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道路。
这份严苛换来了实打实的认可——“高桂”不仅拿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还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好品质被盖上了认证证书。

高要肉桂风靡全球市场。
从山林里长出的“东方树皮”,也凭过硬品质成了国际市场的“香饽饽”,不仅远销印度、中东20多个国家,更成了可口可乐、星巴克的肉桂香料供应商,让全球消费者尝到“高桂”的“高贵”辛香。

打通“桂山路”
桂农收入翻一番
产自深山的高要肉桂,曾因“出山难”困住了产业发展的脚步。过去,肉桂运输全凭人力肩挑背扛,桂农们在陡峭山路上艰难跋涉,作业难度极大。尽管肉桂浑身是宝,但人工运输量有限,桂农只能挑选最珍贵的桂皮运下山,其余部分只得忍痛舍弃。
“桂”香也怕山路窄。近年来,高要区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以“桂山路”建设为突破口破解运输难题。首先在禄步镇平水村、螺岗村、黄田堡三个行政村建成约40公里硬底化道路,惠及肉桂种植面积约4.5万亩、农户1850户。如今,“桂山路”已延伸至江北5镇,总里程达355公里。道路通了,桂皮运输效率提升3倍,每亩肉桂利润更是从1008元增至2680元,桂农的收入翻了一番。

位于禄步镇平水村桂山路。图源:高要发布
依托102家产业经营主体,全区3万多农户深度融入“高桂”种植、加工产业链:有人深耕山林种桂皮,有人进加工厂实现就业,还有人借着“高桂”出口订单,将自家桂皮远销海外。2024年,“高桂”全产业链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惠及百姓的金山银山。

全链升级
年产值冲刺70亿元
肉桂全身都是宝。如何不断延伸肉桂产业链条,深挖“高桂”经济产业价值?
目前,高要正围绕“一核两心一带”肉桂产业集群规划,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品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在加工端,全区形成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格局:约90%的桂皮经晾晒、压缩打包等初加工后走向市场,以宏志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年贡献初加工产值15.5亿元;华新香料等企业聚焦精深加工,生产桂油相关产品;水南桂宝竹木有限公司则回收桂芯、桂枝用于造纸,实现肉桂“全株利用”,带动精深加工年产值达9亿元。

高桂虾系列产品。
下一步,高要还将推进小湘、禄步、乐城、河台、水南镇“桂山路”连通的种植示范带(观光走廊)建设,完善肉桂育苗及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高桂肉桂1号”等优质种苗;实施初加工建设项目、高桂南药深加工园区、乐城肉桂仓储交流流通中心等工程,搭建全产业链大数据公共服务中心;联合企业延伸“高桂面包”“高桂酒”“高桂面膜”“高桂茶”等新品类。2025年,高要肉桂综合产值预计将超55亿元,2026年突破60亿元,2027年冲刺70亿元。这份“向上生长”的劲头,正是“高桂”最“高贵”的底气。
撰文:曾灿奎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焦点)
-
绿色食品,提振消费!广东新会陈皮 、客家盐焗鸡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详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60号公告,决定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鉴于本案情况复杂,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1
...[详细]
-
根据XM外汇官网APP的报道,硅业分会指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的成交价格区间为4.5-4.9万元/吨,平均成交价为4.72万元/吨,周环比上升0.21%。n型颗粒硅的成交价格区间则为4.4-4.5万
...[详细]
-
为家乡我愿意|斗门姑娘李咏珊:让家乡变得更美好,就是现在最想拿的“金牌”
褪去浪花冠冕,俯身泥土芬芳。从世界冠军到新农人,斗门姑娘李咏珊扎根乡土,创办瓦煲菜餐厅,云端直播“地头真吃”,推广斗门优质农产品,还筹备“咏珊助农基金”,计划带领乡村孩子看世界。她说,让家乡变得更加美
...[详细]
-
把一粒种串成一条链,广东种业绘就鲜食玉米产业新图景_南方+_南方plus阳光洒落广东湛江的鲜食玉米地,工人们已开始忙碌。湛江自1998年起规模化种植甜玉米,目前全市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约70万亩次,种植
...[详细]
-
新股前瞻|全球首款幽门螺杆菌新药临近上市,丹诺医药能否成为行业黑马?
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病原体,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并且与胃癌的发病紧密相关,被视为一级致癌物。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70%以上,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特征,因此,市场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
...[详细]
-
特斯拉(TSLA.US)和马斯克因自动驾驶安全问题被股东起诉
据XM外汇官网APP报道,特斯拉(TSLA.US)的股东已经提起集体诉讼,指控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及公司涉嫌证券欺诈,声称其隐瞒了自动驾驶汽车包括robotaxi)的安全风险。这起诉讼于周一在奥斯汀
...[详细]
-
据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消息,广东男篮近两周三站七场的热身赛征程已于昨日告一段落。通过与各国劲旅的高强度比赛,球队在磨合阵容、提升竞技状态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与不足。接下来,球队将积极调整准备,为备战全运
...[详细]
-
“作为梅州大埔籍客家人,此次回到家乡我倍感亲切,更对客家中医药资源蕴含的巨大潜力满怀期待。”在参加“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期间,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间满是对
...[详细]
-
记者从广东省水文局肇庆水文分局获悉,绥江怀集二)站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于今日6日)19时05分出现51.81米的洪峰水位,超警1.81米警戒水位50.0米)。水位仍较高,退水缓慢,请相关部门和沿河民
...[详细]

闵永刚院士走进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广东首个“媒体+”联盟落地云浮新兴
海洋经济与低空经济双翼齐飞!万山区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6.5%
2025年秋冬茶树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